2022年,在市本级作为改革试点的引领带动下,县区财政部门全面上线运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系统上线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财政部预算管理一体化操作规程》和《地方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情况统计口径》有关要求,加强学习研究,补齐短板弱项,多措并举全面深化全市预算管理一体化应用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聚焦扩面,实现四本预算的全覆盖
系统上线运行之初,首先将一般公共预算纳入系统应用;随着一体化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入,市财政要求县区陆续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全面纳入一体化系统,实现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内四本预算全覆盖。
二、聚焦精准,突出财政运行的精细化
进一步细化工作要求,推动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运行在合理的区间内,同时考虑四本预算的收支平衡关系;从各级财政部门预算与本级政府预算编报完整性方面,要求政府预算支出按照支出功能分类编制到项级科目;同时,对比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编制准确度,有效控制部门预算各类级科目汇总金额与政府预算各类级汇总金额的差异度。
三、聚焦及时,突出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一时间接收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第一时间将转移支付资金下达县区;第一时间将转移支付资金分配至预算单位。关联直达资金系统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重点关注直达资金为共同事权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直达资金项目。持续关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直达资金执行进度和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支出进度。
四、聚焦规范,突出月报数据和一体化系统的有效衔接
主要体现在,编制部门预算时,部门预算支出要与本级可用财力匹配;报送收支月报时,月报要紧扣各级预算执行收入、预算执行支出、财政库款,要求依据预算管理一体化相关数据,据实报送;预算单位记账时,要求单位会计凭证主表和单位会计凭证分录表数据保持借贷相等,在支付业务完成后,及时完善记账凭证。
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站位大局、务实苦干、克难攻坚,全力以赴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应用。同时,市预算管理一体化领导小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注重对标对表、建立长效机制、夯实应用根基,不断提升全市财政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我市争当开路先锋提供了更加坚实的财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