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省财政厅莅临我市调研农田机井管护工作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7月2930日,省财政厅农业农村二处副处长陈峥、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处二级调研员李全喜莅临我市,就高标准农田机井管护工作开展调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及相关县(区)负责同志参加汇报座谈。

 

调研组先后深入杞县葛岗镇、城郊乡、平成乡,通许县厉庄乡尉氏县十八里镇和张市镇实地察看了机井运行状态、智能计量设备安装使用情况,详细询问了管护责任落实、资金保障和社会化运维等具体做法,与村支书、护井员面对面交流,了解机井日常使用和维修的具体情况。

随后分别召开座谈会,会上调研组听取了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关于机井管护工作的汇报,重点了解了我市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入保险公司,创新推出“保险+维修”的管护机制、“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协同”闭环管理模式方面的实践探索,对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的“一长两员”(管护员每月巡护+井长统筹反馈+维修员一线维修)长效管护运行机制和探索创新的农田水利设施“保险+维护”管护模式给予肯定。

 

座谈会上,调研组指出,高标准农田机井管护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要坚决克服“重建设、轻管护”倾向,进一步压实责任、健全机制、强化保障。针对我市管护模式,调研组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一是要健全管护责任体系,细化责任清单,明确保险公司和村集体职责,确保管护成效;二是要拓宽资金渠道,探索“财政补贴+农户自筹+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模式;三是要加快实施智能灌溉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管护效率和节水效率。

财政、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同志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认真梳理调研组反馈的问题和建议,逐条制定整改措施,重点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深入探索“保险+维修”管护模式,以政府投保的方式,将更多田间设施纳入保险范畴,从根本上解决农田水利设施“有人建、无人管,有人管、管不好”的问题;二是推动各县区统筹整合各项资金,建立管护基金池,同时持续推行“水费提取、其他补充、财政兜底”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坚持“水费提取”为主、“电折水”为辅的原则,县区政府统一定价,按比例提取管护资金,确保管护经费稳定、可持续;三是持续紧盯项目工程管护,狠抓落实排查整改,不定期对高标准农田管护情况开展排查整改和市级抽查,提升高标准农田机井管护规范化水平,确保各项要求落地见效,为全省机井管护工作提供“市级样板”。

(农业农村科)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政务微信